新西兰作曲家、钢琴家Dan-Poyton到我院讲学与新作品音乐会举行
宣布日期:2006/11/22 15:40:00 作者:
浏览量
3303次
11月15日,新西兰作曲家、钢琴家丹-波伊恩顿受新西兰政府creative创立基金会的资助,来我院讲学。17日,由丹担当钢琴独奏的新西兰新音乐作品音乐会在我院小音乐厅乐成上演,受到了全院师生们的热烈接待。
丹-波伊恩顿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在他的学生时代,他于1983年在“西太平洋学院音乐大赛”中获得作曲奖,从而赢得了他的第一个重大音乐声誉。1986年,他作为决赛选手划分加入了“天下TVNZ杯青年音乐家大赛”和“国家克赖斯特彻奇协奏曲大赛”。1988年,他在“天下凯里凯里钢琴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在讲座中,丹-波伊恩顿为我们先容了新西兰的现代音乐现状。他说到,新西兰的历史只有两百多年,在音乐上是一个历史不算深挚的国家,可是正由于这样,新西兰的音乐创作才没有受到古板音乐的约束,他普遍地吸收来自天下各地的文化和民俗,将种种音乐理念、各个门户的手艺、各个时期的气概运用到他们的创作中,并与他们自己的音乐创作融为一体。丹这次带来的几个作品创作灵感有的是受到澳洲本土民族熏染,有的是受到西方爵士的影响,甚至中国古老的文化元素也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素材。
丹-波伊恩顿详细地先容了他的一部作品《部落》。这部作品的素材来自澳洲土著毛利人的生涯片断。作曲家将钢琴琴弦加以差别的质料,敲击琴键就使它发出种种类似攻击乐器的音色,敲打钢琴的琴身和琴凳等等,生动地再现了毛利人歌舞、祭祀、狩猎的时势。在这部品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西方作曲家在二十世纪在手艺上和看法上的刷新—即不知足于古板音色的体现力,深入挖掘乐器的新音色;且不局限于通例的演奏方法和看法:在蒋-凯奇的看法中,任何声音和事物都可以成为音乐—对新西兰作曲家的影响,而在通例演奏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旋律也带有古典时期莫扎特的影子。
丹先容说,他的先生杰克-波第很喜欢中国,一经一再到中国来采风,在他的作品中,一经加料钢琴的特殊音色,模拟中国古琴的音色,很是有韵味。而杰克-波第的另外一个学生的气概则完全差别,他受到西方爵士和非洲音乐等奇异节奏的吸引。从这几位作曲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新西兰是具有非?藕妥杂纱醋骺捶ǖ墓,他们不局限于某种手艺、气概及看法,而更多尊重自己心田的音乐感受和小我私家喜欢,他们的作品充满了音乐性,同砚们更容易能从感性方面熟悉和明确他们的新音乐创作。
随后,丹详细地为作曲专业的同砚们解说了在他作品中使钢琴爆发奇异音响的质料和方法,并和同砚们讨论了一系列作曲方面的问题,气氛十分融洽。
在演奏会上,丹-波伊恩顿演奏了由他自己作曲的《部落》、《在期待飞机时》、《献给维瓦尔第》及《五首旋律之一、三、五》(杰克-波第)等作品。作品等都是为加料钢琴而作,富厚的音色和粗犷的充满想象力的节奏以及钢琴家对音色的掌握、细腻的体现都给同砚们带来线人一新的感受。